跨界经纬古文特辑|王瑾:传承优秀文化 演绎精彩人生
*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及时联系!我们一定妥善处理!
文言文经过几千年的沉淀,流传下来的是中华文化的精华,其博大精深,丰富多彩,但由于文言文深奥难懂,佶屈聱牙,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,教师奉行的是“字字落实,句句过关”的咬文嚼字式的讲授,文化精髓被解析得支离破碎,学生学习起来较难,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生畏。[1]有人曾调侃说,学生学习语文有三怕:一怕文言文,二怕写作文,三怕周树人,把文言文学习的艰难位列第一。因此,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,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使文言文教学更精彩,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。下面小编将展示三部课本剧,谈谈关于课本剧在文言文教学应用中的一点体会。[2]
一、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
课本剧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文言文的方式,因其表演的生动有趣,正好弥补了文言文的晦涩难懂,从而受到学生的喜爱。学生对表演课本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他们反“客”为主,由被动走向主动,一改以往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,成为课堂的主角,打破传统文言文课堂上教师为主体、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局面。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述,学生更愿意在语文课堂上参与表演,或者观看和欣赏其他学生的表演,从而深化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理解。[3]在《郑伯克段于鄢》这篇文章中,对话精彩、情节曲折,现场感极强,很适合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。在实际教学中,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述故事的大意,然后让学生排演课本剧。学生自由组合,分组协作,各组都推选出一个导演,由导演分配角色,人人都参与其中。为了真实地再现文本情境,教师应主动进行指导,带领同学们就不同的问题展开的讨论,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,认真阅读文本,如读到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”时,通过查阅资料,学生了解到“毙”是“倒下去、垮台”的意思,汉代以后才有“死”的意思。由于学生热情高涨,积极主动,所以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时代背景、理顺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,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视频来源于bilibili协和电视台
二、丰富文言文学习体验
课本剧这种新的文言文学习形式,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,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,大大地增强了文言教学的艺术魅力,活跃了课堂气氛。[4] 以《孔雀东南飞》教学为例,为了让表演更有层次感,学生讨论后决定按“兰芝自遣”“夫妻誓别”“兰芝抗婚”“双双殉情”“告诫后人”这五个场景进行排演,通过精彩的表演,完整地再现了《孔雀东南飞》这个情节曲折、引人入胜的经典故事。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,学生各司其职,投入各自的角色塑造中,有的指手画脚,有的开怀大笑,有的号啕大哭……为了最后一刻的精彩呈现,他们一遍一遍地对着台词,揣摩人物在不同的场景中不同的语气、神态、动作,如在贯穿全剧的对话中,可以看到,刘兰芝对仲卿、对焦母、对小姑、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,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、善良、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。同样的,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演绎中,一个忠于爱情、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、但又有发展性格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。
视频来源于bilibili秋凌殇
三、培养文言文学习动手能力
因为剧情发展和角色塑造的需要,学生还使用了许多道具,他们就地取材,变“废”为宝。教室里、生活中的许多物品,如美术课做的手工等不用花钱,甚至废弃的物品,都被他们充分利用起来。[5]比如,在表演课本剧《桃花源记》的时候,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,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,他的船就是学生们利用废旧纸箱和布块做成的;渔人要走的时候,村里人送给他的“米、面、肉”等食物,也是学生们自制的道具。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品,丰富了表演的内容,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。
课本剧《桃花源记》
视频来源于bilibili黎沐倾
四、发掘文言文学习潜能
观看表演时,学生看得很认真,时而哄堂大笑,时而屏住呼吸,时而拍手叫绝,时而瞪大眼睛……表情丰富,神态各异。学生通过参与和观看课本剧的表演,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,在表演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,这样比起单纯地听教师讲课要有趣得多,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。课本剧表演结束后,教师也可趁热打铁,组织学生评论,可采用演员自我反思、自我评价并结合组内互评、小组互评、教师总评等多层评价方式,从人物语言的改编、神态动作的表现、旁白细节的处理、背景音乐的使用、道具的制作等方面多角度、多方位进行评价。[6]通过进行多层多维评价这一环节,可以加强学生对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,使其学会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,学会题材的取舍,明确课本剧评价的标准应立足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,在此基础上人物和细节的再创造才是有生命力的,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表演的不足之处。[7]
课本剧表演的课堂是融多样性、包容性、开放性为一体的课堂,由于课堂是动态的,在评价的过程中,常常会产生值得探讨的问题,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好奇心。[8]《郑伯克段于鄢》中郑庄公先封叔段于京,又听任叔段“不度”,“命西鄙北鄙贰于己”,既而“收贰以为己邑”,最后“伐诸鄢”,有人认为表现了庄公的“仁慈”和“忍让”,有人却认为他是有意“养成其恶”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抓住类似的关键点,引导学生各抒己见,并且引入多层、多维评价机制,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,同时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,可以启迪学生智慧,陶冶学生的情操。
五、结语
课本剧表演是一种集音乐、舞蹈、文学、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。在实际教学中,对教师布置的表演任务,学生可以反“客”为主,积极响应,成为课堂的有效参与者;在表演中学生将任务合“零”为整、各司其职,纷纷投入课本剧的演练中;为了使模拟的情境更真实,学生就地取材,变“废”为宝;课本剧表演之后的多维评价,加强了学生对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,使学生学会了对题材进行取舍,学会了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,且客观、公正、多维的评价,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。因此,教师把课本剧表演运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中,以演促学,寓教于乐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发掘了学生的潜能。[9]
注释
[1]乔晖.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[M]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3.
[2][3][5][8][9]李仁.课本剧表演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[J].西部素质教育,2019.
[4]许长海.语言教学游戏让课堂更精彩[M].长春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12.
[6]徐良英.享受语文之美[M].长春: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.
[7]仲庆元.试谈活动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特点[J].课程·教材·教法,1993(11):6-7.
总编:凌逾
责编:王瑾
往期精彩
跨界经纬荐书 | 陆婵映:《一瞥集——港澳文学杂谈》(陈子善著)
跨界经纬文创特辑 | 李瑞晶:从“定位理论”看文创日历的创意
关于投稿:投稿邮箱kuajietaiji@163.com。
要求: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,照片1-2张。
关于赞赏:三分之一作者稿酬、三分之一编辑酬劳、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。
【跨界经纬】 第1825期
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
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